健康室首页健康问答美容频道
我的健康室收藏本页
白癜风 阳痿 早泄 血管瘤 牛皮癣 肿瘤科 前列腺炎 糖尿病 血管损伤 癫痫 男性不育 手足口病 子宫肌瘤 股骨头坏死 高血压 全部>>
提问
饮食频道
当前位置:健康室>人群饮食 > 幼儿饮食 > 新生宝宝的营养如何搭配更合理

新生宝宝的营养如何搭配更合理

2011-05-19 00:00:00  来源:美容频道  编辑:健康室网

营养素的摄入要适度新生儿所需的七种营养素,要根据其身体条件、发育状况有选择地摄入。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不要认为,营养素是万能的,摄入得越多就越好。要想使宝宝健康地成长,爸爸妈妈要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宝宝的发育状况,根据宝宝反应出的不同症状,判断宝宝对营养素的需求程度。还要经常向医生和有育儿经验的姐妹们咨询...

  营养素的摄入要适度

  新生儿所需的七种营养素,要根据其身体条件、发育状况有选择地摄入。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不要认为,营养素是万能的,摄入得越多就越好

  。要想使宝宝健康地成长,爸爸妈妈要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宝宝的发育状况,根据宝宝反应出的不同症状,判断宝宝对营养素的需求程度。

  还要经常向医生和有育儿经验的姐妹们咨询,必要的时候,还要做营养素缺乏症的有关化验和检查,针对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及时地、有选择地、按比例地给宝宝补充营养素。

  新生儿对相关营养素的需要必不可少,其摄入程度分别如下:

  热能。热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能量,人体对热能的需求,要满足基础代谢、活动、生长、消耗、排泄等所需要的总热量。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周,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60~80千卡热能;生后第二周,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81~100千卡热能;生后第三周及以上,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要 100~120千卡热能。

  蛋白质。足月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2~3克蛋白质。

  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远不能供其需求的9种必需的氨基酸是:赖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新生儿每天必须足够地摄入这9种氨基酸。其摄入程度要根据宝宝实际情况决定。

  脂肪。每天总需要量占总热量的45~50%。母乳中未饱和脂肪酸占51%,其中的75%可被吸收。亚麻脂酸和花生四稀酸是必需脂肪酸,亚麻脂酸缺乏时出现皮疹和生长迟缓,花生四稀酸则合成前列腺素。

  糖。足月儿每天需糖(碳水化合物)12克/千克体重。母乳中的糖全为乳糖。

  矿物质、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中,钠:即氯化钠,也就是食盐,能提供人体必需的钠。新生儿期宝宝通过母乳吸收营养,包括盐。因此,妈妈喂奶期间饭食不宜吃得太咸,但也并不是越淡越好,或一点盐也不吃,因为新生儿在生长过程中,同样需要一定的盐。钾:新生儿期宝宝对钾的需要量,可从母乳和牛乳中得到满足。氯:氯随钠、钾吸收。钙、磷:母乳中的钙,有50%~70%在新生儿肠道中被吸收。新生儿对磷的吸收一般比较好,不易缺乏。镁:镁和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镁缺乏时影响钙的平衡,因此,要保证宝宝对镁的需要量。铁:母乳中铁的含量不高,一般足月儿铁的储存量,仅供4~6个月的使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如果妈妈在孕期就缺乏铁,新生儿就可能出现铁储备不足。对于早产儿,铁的储备量更少,只够生后8周所用,如果不及时补充,则会出现缺铁性贫血,乳母膳食中要增加铁的摄入。贫血重者,满月后可以补充铁剂。这对早产儿机体的完善以及今后的生长发育,会造成极大地影响。锌:新生儿很少缺锌,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锌。头发所测得发锌不能代表目前的缺锌情况。因此,不要以发锌衡量是否缺锌,发锌低不能代表血锌也低,应结合血锌综合考虑。

  维生素。新生儿是否缺乏维生素,要根据产妇在孕期的身体状况来进行判断。一般健康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很少缺乏维生素,因此不需要额外补充。如果孕妇妊娠期维生素摄入严重不足、胎盘功能低下或发生早产,新生儿就可能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E和叶酸,所以,要根据新生儿维生素的缺乏程度,及时给予补充。其中,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新生儿自发出血症或迟发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发生的几率比较大。因此,常规给出生后的新生儿肌注维生素K,是起预防作用的。早产儿肠道菌群生成较晚,肝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应每日补充维生素K,连续补充3次。维生素D:虽然新生儿出生时储存一定量的维生素D,但是如果不能够在室外接受足够的阳光,又不能通过食物摄入,新生儿可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和佝偻病。为防止此症的发生,应该从出生后半个月开始,为新生儿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IU。维生素E:一般新生儿不需要补充维生素E,但早产儿需要补充,每日30毫克就可满足要求。维生素A过量:在补充维生素D时,有的爸爸妈妈为新生儿选用鱼肝油制剂,即维生素AD剂。但选用时要掌握好计量,如果比例不合适,可发生维生素A过量,甚至中毒。

分享到: 收藏

回到顶部

广告合作 网站简介 换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给健康室提意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 2000-2015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室 版权所有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经营许可证编号:

健康室网 饮食频道为您提供老人饮食快乐厨房大众营养中医营养饮食疾病等相关资讯文章。有任何建议都可以联系我们。
分享到: